吴青峰在[《下班去吃饭》]里提到自己是一个不怎么在意错字的人,他觉得『错字会反应一个人对这个字的一种「创造力」』。
这是一份工作,你是专业的,就不要干业余的人也能轻易做到的事。
所谓取法其上得其中,是对创作最基本的追求。
写谐音梗、用网络用语,就是一出手就认输了,就是一出手你就取法其中了,你指望得到什么呢?
——《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》
谐音梗在脱口秀中是要扣钱的,而广告文案则是一种反例。错字的活用往往是创意的体现,如奥迪的「突破科技,启迪未来」,特步的「非一般的感觉」等。
写作中,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是活用错字的又一例正向例子。当看到 Charlie 的日记里终究又出现错字时,内心属实是百感交集。
「一出手就认输」在简中网路环境中尤为常见,一些人被驯化为「谜语人」而不自知,譬如近期看到别克的广告语,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,剩下的就是自视甚高地表示「外资就是没意识」。
有时候会想,不透明的审查让一些人自我驯化,自我阉割。会不会也会让另一些人意识到,谁才是不正常的,然后把审查的工作交还给他们,大胆地做自己去。